威廉希尔云端对话:企业的未来在数据
威廉希尔官方网站当前各界都在倡导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已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那么,我们的企业数字化已经发展到了什么阶段?伴随着数字化,企业的资产负债、商业模式、风险管理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未来企业的核心资产将在哪里,和头部的差距在哪里?企业的一把手或掌舵者,是否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对此准备如何应对?
企业的一把手们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将决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成功,也将最终决定企业能够到达的高度。
2022年7月,全国工商联、国家发改委、中国工联院、中国信通院、中央财大等联合发布的《2022中国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显示,我国4600万企业型市场主体中,占比90%中小微企业仍处于传统经营模式下;38%的受访企业反映其主营业务还未进行数字化转型,另有近39%的受访企业表示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近七成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成效不够理想。
2022年9月德勤的《国企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显示,超四成受访企业自评数字化水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三成认为处于全球平均水平;七成受访企业目前的数字化转型工作集中在利用数字技术提高内部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方面;而数字化转型中整体的中长期战略、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合规与风控、组织与人才的数字化等长期来看极其重要的工作,只有不到一半的企业在开展。
两份报告表明,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数字化水平低、效果不佳、战略短视等问题;其中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处于更加初级的阶段,无论是认知层面还是战略层面,或是实操层面,都与头部企业有巨大差距。差距到底在哪?如何才能破局?
为助力千行百业推进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决策层搭建一个与头部企业、专家共同交流、探索解惑的平台,2023年,华为云发起【走进华为·数字化转型总裁班】,打造企业精品高端圈层。如今,总裁班已成功举办三期,覆盖了格力、伊利、君乐宝、华大集团、追觅、雅迪、欧普照明、特步、新潮传媒、方太、七匹狼、顾家家具、小熊电器等企业高管200余人,解读数字化前沿,拆解实践问题,打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堵点。
5月21日第三期总裁班期间,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朱岩梅、华为云中国副总裁张东生、华夏基石副总裁郭伟、第一财经主持人黄伟等四方大咖齐聚松山湖,围绕“数字化转型的数字破局”进行了一场“云端对话”,从顶层设计、资产运营与安全保障等角度探索企业如何利用数据推动数字化破局,为数字化浪潮中的企业们提供前瞻、务实的参考和启发。
当前,大多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集中在利用数字技术提高内部管理效率、降低成本等短期目标,而这只是数字化的初级阶段。推进到一定程度之后,它必然会面临来自组织、人才、安全等多个方面的瓶颈。实际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到技术与设备的更新,更涉及到业务层面、组织层面的一系列变革,道阻且长。
企业数字化目标的设定,既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数字化水平,也决定了这条路终将到达何处。
以华为为例。根据华为云中国副总裁张东生的介绍,早在2016年,华为基于整个社会要从工业社会要迈进到信息社会的洞察,开始从顶层设计上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华为在转型当初就定下清晰的大目标:在人力不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实现营收的翻倍,并将其分解成“体验提升,效率提升和模式创新”三个小目标,这些都是中长期战略。
华为轮值董事长孟晚舟在2023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指出,成功的数字化转型是由战略驱动的,而不是由技术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这也是华为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推行下去的原因。通过这样“一张蓝图绘到底”,华为用不到7年的时间,不仅实现了自己当初的目标,还把成功的经验和能力带给了大量合作伙伴。
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在于“转”字,就是要真正的让数据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由华为总结的“五转”方法论(转意识、转组织、转文化,转方法、转模式)可见,不仅业务要转、流程要转、架构要转,人也要转,思维也要转,甚至会颠覆原有的生产关系与利益格局,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阻力几乎是注定的。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企业高层的意识和决心,也需要他们从上到下凝聚共识,从制度上重构组织架构与权责分配,从行动上贯彻到底。
比如华大的数字化转型,据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朱岩梅透露,就是由创始人汪健提出包含数字化在内的“六化”(信息化、合规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战略开始,然后CEO、CXO等团队去积极落实而成。“战略的事情一定是董事长的事情。”
有的企业家认为自己这一把手不懂数字化,谈何牵头?对此,华夏基石副总裁郭伟认为,“企业家最大的能力,其实就是资源的整合和方向的把控”。企业家需要瞄准的不是数字化技术,而是战略方向,支撑战略达成,实现激励等商业目标,这才是数字化顶层设计的核心。“即便他对数字化一窍不通威廉希尔,只要他知道数字化的趋势及其重要性,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和团队,数字化就能有效地推动起来。”
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时刻都在产生大量数据威廉希尔,这些数据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对于企业而言,它究竟有什么意义?这是很多人过去未曾关注的问题。
郭伟对此的看法值得深思。他认为,未来企业经营唯一能够传承的就是数据资产。当其他的所有的企业资产都是在衰减、在折旧,只有数据资产是能够增值保值的。所以,企业在未来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其实就是数据资产。
事实上,像华为、华大等一些具有前瞻能力的公司,早已将数据视为企业的生命。他们不仅对数据如数家珍,更将数据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进行治理和挖掘,用它们来驱动决策,创造价值。
根据本期云端对话,华为的企业数据经过多年积累,拥有的数据量已达到1000PB(1PB=1000TB,1TB=1000G);很多上千人的制造类企业,收入过百亿,但它的数据量可能还停留在TB水平。这里的差距是巨大的。
我们不禁要问:现在有多少企业家能够说得清自己的企业拥有多少数据,自己的核心数据又在哪里?又有多少企业家能够像了解资产负债表一样了解自己企业的数据情况?
诚然,数字化转型的依据,就是通过挖倔企业数据来促使体验升级、战略升级和模式创新,从而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如果一个企业数据本身就没有的话威廉希尔,那根本就谈不上数字化转型”。
朱岩梅表示,数据已经成为决策新方向、开辟新领域的重要驱动力。反过来说,合规、有效地发挥数据价值,需要企业提升数据的治理与分析能力,也会倒逼企业转型。
朱岩梅认为,“面对巨大的数据量,如何去识别、存储、使用和管理,这些都考验我们的组织能力”。华大集团就是这样用数据驱动着流程的改善,驱动着企业的组织能力及人的思维转换。
因此,当企业数字化转型遇到瓶颈,我们的高层值得重新去审视企业的价值创造逻辑。让数据成为整个公司的核心资产,利用数据为企业找到转型方向,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突破口。
数据安全管理类似资产管理与产权保护,需要国家监管、规范,建立相应的规则体系。我国对于资产保护早就有严密的法律法规,而对于数据资产的安全保护,无论是官方监管还是行业规范,都只是则刚刚起步,需要各界更多的努力。
对企业而言,数据安全不仅涉及到客户隐私问题、伦理问题,更涉及到自身业务安全问题。一旦企业核心数据携带的商业机密被泄露,或者被篡改、丢失,无疑都是直接威胁到企业经营的巨大风险。
此外,数据被视为企业的灵魂,关系到企业战略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把控。伴随着数据的产生使用,数据由谁收集、由谁保管,由谁所有,如何使用,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安全、合规、责任归属等问题,对企业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
由于对技术的不了解、不信任,以及相关能力的不足,很多企业希望确保自己的灵魂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希望受到第三方的窥视甚至制约,因此对数据的态度是“不懂的不碰,也不让别人碰”。这样的状态下数字化是难以彻底的。
应对上述挑战,华为云以三十多年来的安全经验和技术积累,打造安全可信的云底座,为其服务的数字化企业打磨质量与可信。据张东生介绍,华为云坚持数据中立原则,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针对数据安全强调三分建设,七分运营,既看到技术建设的重要性,更重视专业运营保障服务;尤其重视合规问题,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建立适应本地的数据合规体系,满足出海企业在各国当地面临的合规要求。
对于生命科学领域而言,数据安全问题也涉及到隐私保护、数据归属问题,应充分保证用户个人的数据知情权、所有权,未得到允许不碰数据。不仅要合规,还要真正以客户为中心,保护个人数据隐私,消除数据歧视。
有规则才有自由,数字化时代也是如此。良好的监管将为企业数据安全提供规则与保障,让数据的流转更加自如。据郭伟了解,很多国家已经在着手进行数据资产的评估、数据资产的税收征收等。比如印度已经在就数据资产征税,我国财政部也已经在牵头研究关于数据资产的会计报表列支、它的保值增值计算、以及它的税收争取与实现等一系列问题。作为市场主体,企业不能因噎废食,而要在数字化中找到机会探索与风险管理的平衡。随着元宇宙、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未来一定还会出现更多新的问题,同时出现的也将是新规则体系的不断完善与落实。
作为企业与个人,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当数据实现安全的全流转后,未来企业会变成什么样子?人会被完全替代,失去工作吗?对此我们能够做点什么?
本期云端对话的嘉宾给出了精彩答案。和每一次技术进步带来的变革一样,数字化转型也将带来个体的颠覆,既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方式转变,也包括思维、处境的转型,结果往往是进一步的解放。当AI取代了人的大部分重复的、低附加值的工作后,人才会得到自由,去做一些创造性的、轻盈的、高附加值的事情,去靠近人类社会健康快乐的终极目标。
更值得企业注意的是,数字化将改变企业、行业乃至全社会。一方面,企业的各方面变得透明,决策大大简化;另一方面,平台和生态的能量将越来越大,在平台的赋能下,商业模式与链接网络发生重构,每个个体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经营者,按自己的特色在这个协作网络中发挥作用;长此以往,传统的行业属性、企业边界将越来越模糊,生产者、消费者、供给者等传统角色边界也将最终消失。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崛起一批新的企业,通过借力数字化在短期内构建起强大的竞争力,走在新时代前面。对企业来说,数字化的挑战与机遇同样巨大,谁能率先适应这种趋势,谁就拥有弯道超车的机会。企业家们需要保持极大的战略定力,坚持拥抱这个趋势,去做出部署与改变。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