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果体育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奇异果体育(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咨询热线

400-248-1586

新闻资讯

400-248-1586
联系人:张生
电话:400-248-1586
传真:400-248-1586
手机:13816827940
邮箱:www.szbangsheng@icloud.com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异果工业园78号

威廉希尔民营企业求变求存

发布时间:2023-08-23 17:20:59 丨 浏览次数:

  威廉希尔7月19日,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拉开了这一轮扶持民营经济的大幕。

  在这份意见当中,开篇就确定了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以此为基础,《意见》一共提出了31条具体措施,其中引人关注的包括:破除市场准入壁垒;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支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引导全社会客观正确全面认识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人士;培育尊重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舆论环境;等等。

  不难看出,这些举措极富针对性,对民营经济近年来面临的各种困难——既包括由来已久的市场准入和融资难等问题,还涉及了对民营经济的舆论环境等。可以说,31条举措,在政策层面将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和重视程度推上一个新的台阶。由此也可以看出政府对于民营经济的期待值之高。

  按照《意见》的描述,这一轮对民营经济扶持的总体要求要达到“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积极贡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肩负起更大使命、承担起更重责任、发挥出更大作用”。

  《意见》出台之后,有关方面迅速出台了各种扶持民营经济的配套政策细节,将《意见》落实到地。

  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这份通知主要以民间投资作为重点,要求“充分发挥民间投资的重要作用,力争将全国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保持在合理水平,带动民间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民间投资意愿进一步增强、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提升”。

  今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呈现出逐月放缓的趋势,其中民营经济投资放缓尤其明显。由于民营资本信心不足等原因,民间资本的投资增速逐月放缓,今年上半年国有控股投资增长8.1%,但是民间投资增速只有-0.2%。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民间投资负增长的趋势不能快速逆转,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速还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所以,如何恢复民间投资,就成为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中央国务院发布《意见》之后,最先落地的政策细节就是如何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也就毫不意外了。

  对于如何促进民间投资,发改委的通知共有17条细节,其中重点政策包括:“明确一批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重点细分行业。我委将在交通、水利、清洁能源、新型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现代设施农业等领域中,选择一批市场空间大、发展潜力强、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政策要求、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细分行业,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

  发改委还要求“全面梳理吸引民间资本项目清单。各省级发展改革委要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中,认真选取投资回报机制明确、投资收益水平较好、适合向民间资本推介的项目,形成拟向民间资本推介的重大项目清单”。

  从这两条来看,发改委的主要目的即尽量降低对于民企的市场准入,对民企开放的大门既包括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高科技行业,也包括一些政府主导的工程项目。

  8月1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央行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将对民营经济的扶持推向更大范围和更高的台阶,具体分为5个层面和28条具体措施。5个层面分别包括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加强法治保障、优化涉企服务以及营造良好氛围。

  从扶持民营经济的各种举措当中可以看出,这一轮对民营经济的扶持,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软硬兼顾”。“硬”的方面,主要包括一些传统的手段,比如民企的市场准入问题、融资难问题、税收优惠问题等,这些都是民企一直以来面临的最大制约和短板,扶持民营经济,首先出台这一类政策,毫不令人意外。

  除了这些硬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或许还是“软”问题。这一轮扶持民企,各类文件都用了大量篇幅讨论民营经济的舆论环境和氛围。

  中央国务院《意见》共分为八大主题,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第七部分的主题就是“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其中专门提到:

  “引导全社会客观正确全面认识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人士。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把握好正确舆论导向,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重大贡献和重要作用,正确看待民营经济人士通过合法合规经营获得的财富。坚决、及时批驳澄清质疑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否定和弱化民营经济的错误言论与做法,及时回应关切、打消顾虑。

  “培育尊重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舆论环境。加强对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宣传报道,凝聚崇尚创新创业正能量,增强企业家的荣誉感和社会价值感。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舆论环境和时代氛围,对民营经济人士合法经营中出现的失误失败给予理解、宽容、帮助。建立部门协作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以负面舆情为要挟进行勒索等行为,健全相关举报机制,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发改委、财政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文件,在五大主题当中,也有一大主题专门讨论“营造良好氛围”——开展“打假治敲”等专项行动,依法打击蓄意炒作、造谣抹黑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网络黑嘴”和“黑色产业链”。文件还注明,公安部、中国证监会和全国工商联为责任单位。

  之所以要浓墨重彩讨论民营经济的舆论环境,原因在于,最近几年,国内出现了很多对民营经济发展极其不利的言论,包括“国进民退”,甚至“民营经济离场”等,这些言论甚嚣尘上,对民营经济以及民营企业家的信心都带来了极大打击。如果“民营经济离场”这一类言论不被澄清,甚至被误解为高层对民营经济的态度,那么,民营经济的退场就有可能从讨论变成现实。今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出现负增长,其实已经是民营经济离场的迹象。

  如果不及时扫除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害舆论,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就不可能真正恢复,民营经济不可能真正复苏,所以,这一轮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行动,更具有政策春风意味,是对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贡献的肯定。唯有真正认可民营经济的作用和贡献,才意味着民营经济迎来了线日 ,四川南充顺庆区的干部走进辖区内的四川日上金属工业有限公司,在钢结构和钢圈生产车间调研企业产销经营情况(视觉中国 供图)

  为什么一定要救民营经济,简单而言,就是因为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威廉希尔。让民营经济繁荣起来,是拉动中国经济走出困境的必需选项,如果民营经济不能快速振兴,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还会越来越大。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了5.5%,表面上来看是一个比较高的增速,但是一方面得益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同时,上半年的反弹也主要集中在一季度,二季度以来威廉希尔,经济增速开始明显放缓。从环比增速来看,今年一季度GDP环比增长了2.2%,但是二季度环比增速只有0.8%。在各种大规模的刺激力度之下,经济反弹仅仅持续了一个季度就开始放缓,这显示出当前中国经济仅靠刺激手段已经难以为继,急需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从中国GDP的结构来看,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贡献度大概为四六开,也就是说,民营经济的贡献度已经超过了半壁江山。如果占GDP比重达六成的民营经济持续萎缩,仅靠占四成的国有经济发力,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速只会越来越慢。而且国有经济在当前背景下的扩张,主要是靠人工刺激手段,比如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等,但是这些领域的投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将来能够持续发力的空间也越来越有限。如果将来国有经济的扩张速度放缓,而民营经济又不能有效复苏,届时中国经济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如果从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民营经济在当前的重要性更加突出。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经济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出口的逆势增长,维持了在特殊时期的经济增速。但是从今年5月份以来,由于外部需求放缓,以及美国等国家分散采购来源国,我国的净出口从高速增长突然转为负增长,今年上半年,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度开始为负。今年7月份,净出口同比大幅下降了14.5%。

  民营经济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拉动GDP增速,而且从多方面对中国经济具有全局性影响,不仅是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甚至远远超过了“半壁江山”这样的描述。对于民营经济的重要性,通常用“56789”来概括,也就是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经营主体。

  2023年7月21日,四川眉山仁寿县汪洋镇的一家民营瓷业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

  最近几年,我国的青年失业率快速上升,今年5月份更是首次突破了20%,6月份的青年失业率达到了21.3%,再创历史新高。青年失业率,主要是指16~24岁之间年轻人的调查失业率。我国从2018年开始首次发布这一数据,当时青年失业率大概为10.8%,5年多时间过去,我国的青年失业率几乎翻了一倍。

  如果从国际水平来看,美国的青年失业率大概为7.4%,日本和韩国在5%上下,欧元区大概为14%,经合组织(OECD)的青年失业率在10%左右。我国当前青年失业率达到了21.3%,无论以怎样的角度来看,都是一个较高的水平。如何解决年轻人的就业难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不可回避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药方,很大程度上也需要靠民营经济来提供。

  我国青年失业率之所以快速上升,除了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之外,很大程度上和民营经济萎缩有关。因为国有企业即使再繁荣,留给年轻人的工作机会也不会太多,对于年轻人而言,国有企业在就业市场的准入门槛远远高于民营企业,年轻人进入国企工作的难度远远高于进入民营企业。从我国年轻人就业的主要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互联网、房地产、建筑和教育等行业,而这些行业多以民营企业为主,所以,民营企业的萎缩,给年轻人就业带来最直接的冲击。

  从年轻人就业比例最大的制造业来看,最近几年,全球制造业重新布局,随着我国部分制造业产能向外转移,也带走了相关的就业机会。在疫情暴发之前,向外转移的产能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等相对低端的产业,疫情暴发之后,很多外资出于分散供应链的考虑,如苹果产业链等部分高端产能也开始出现了转移的迹象。无论是进服装厂打工,还是去富士康装配手机等电子产品,都是我国年轻人最常见的就业选择,当这些产能向外转移,意味着年轻人就业机会的流失。

  地产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年轻人的就业机会。最近几年,开发商都在减少房地产投资,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同比下降了近8个百分点,而且降幅持续扩大。房地产是一个上下游带动性极强的行业,当开发商缩减投资,很多产业就会随之收缩,比如建筑业就是年轻农民工就业的重要行业,建筑行业降温,很多青年农民工也就失去了工作机会。

  除了这几大传统行业,网约车、快递和外卖这几个新兴行业在过去几年吸纳了大量的青年就业人口,最近也开始出现了就业饱和的迹象。由于网约车行业的供求关系迅速恶化,今年以来,全国多个地方政府开始对网约车发出行业饱和预警。不只是网约车,快递和外卖行业,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饱和迹象,对于年轻人而言,这几大灵活就业的主战场出现饱和,意味着就业机会越来越少。

  除了就业之外,民营企业的重要性还体现在税收上。最近,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民营企业连年贡献着超过50%的税收收入,是保障国家财力的中坚力量。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财政压力也会随之上升。尤其是在当前需要扩大财政开支来刺激经济的背景下,更需要充足的财政收入提供保障,否则,各级政府都会面临越来越大的财政以及债务压力。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如果民营企业持续萎缩,最终也会给国家财政带来压力。

  民营企业的困境体现在多个方面,如果从最新最直接的表现来看,当前民企最大的困境在于利润持续恶化,而利润持续恶化产生的连带反应就是现金流压力越来越大,很多民企都开始面临现金流断裂的风险,尤其是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更是爆雷频频。

  导致民营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有很多,从长期来看,有民企一直以来面临的融资难和融资贵的压力,也有市场准入的问题。当然,同时也和民企自身的经营有直接关系,尤其是部分房地产企业在过去几年激进扩张,导致现在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泥潭之中。

  首先,为了控制亏损,很多民营企业不得不收缩投资。与此同时,利润回报较好的行业大多带有一定的垄断性质,民营企业很难有进场分一杯羹的机会,所以,多重因素之下,民营企业的投资规模就越来越萎缩,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2年,全社会固定投资增速为5.1%,其中民间投资增速只有0.9%,到了今年,民间投资更是开始负增长。

  利润下降还导致企业的现金流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房地产企业,由于资产负债率很高,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卖房的收入回款来还债,一旦利润下降,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就有可能断裂。比如恒大在过去两年巨额亏损达8000多亿元,没有了利润支撑后,公司完全依靠借新债还旧债的资本游戏就无法维系,导致公司陷入巨大的困境之中。最近刚刚爆雷的碧桂园也是如此,去年首次亏损60亿元,今年上半年更是预亏450亿到550亿元,巨额亏损之后,公司也开始陷入流动性危机,导致今年的两笔美元债无法及时兑付。

  而当时民企上市公司的股票之所以被大面积平仓,主要原因就是,在当时去杠杆的压力之下,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被挤压,很多上市公司不得不通过股权质押来融资。但是由于当时股市不景气,很多被质押的股票在下跌到平仓线后,就被强制卖出,由此引发市场进一步下跌。很多民营企业为了脱困自救,不得不向更有资金优势的国企转让股权,甚至转让所有权,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国进民退”。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国进民退”的讨论又开始升温,甚至有人提出了“民营经济离场论”,一时之间,民营经济何去何从让很多民营企业家人心惶惶。刘鹤副总理当时做出回应表示,“社会上所谓‘国进民退’的议论,既是片面的,也是错误的。最近,一些前期通过高负债扩张较快的民企,由于偏离主业,在流动性上遇到困难,国有银行或者国有企业进行帮助甚至重组,是帮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恰恰体现国企和民企相互依存、相互合作,我认为是好事,不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民营企业经营状况好了,国有资本可以退出。反过来,如果国有企业遇到困难,也可以通过民企积极参与提高效率。”

  随后,各级政府部门开始密集出台拯救民企的举措,对民企的救援行动达到了高潮。央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等部门纷纷出台政策,帮助解决民营企业的股权质押风险。时任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就表示:“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科学合理做好股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在质押品触及止损线时采取恰当方式稳妥处理,允许险资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的不纳入权益投资比例监管。”最终,民营企业的这场爆仓风险,在各方努力下得以化解。

  2016年,民间投资突然出现雪崩之势,当年“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谈及国内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将“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列为第一位。为了摸清民间投资暴跌的原因并解决问题,国务院当年派出了9个督查组,奔赴18个省区市,走访了500多家民营企业和3000多名企业家,重点督查是否存在市场反映的民间资本准入门槛高、困难多、阻力大等问题,这种举动在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5月31日,毕业生参加在江苏省淮安市举行的民营企业招聘会(视觉中国 供图)

  当年的民间投资下降到底有多快呢?在2016年之前,我国的民间投资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3年到2015年三年期间,民间投资增速分别高达23%、18%和10%。虽然已经开始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但至少还是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但是进入2016年之后,民间投资增速突然出现断崖式下跌,最低一度跌至2%左右,2016年全年的民间投资增速为3.2%。而相比之下,当年国有企业的投资增速大幅增加到18.7%,比上年大幅增长了8个百分点。

  2016年这一年,不仅是民间投资出现断崖式下跌,民营企业的利润增速也开始明显放缓。在2016年之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利润增速一直远远高于国有企业,2013~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企的利润增速为14.8%、4.9%和3.7%,同期国企的利润增速为6.4%、-5.7%和-21.9%,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和2015年这两年,国企利润甚至大幅负增长。

  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上业多为国有企业,而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下游产业,因此,这一轮上游原材料价格大涨,国有企业成为主要受益者,而民营企业则承受了较大的成本上涨压力,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在供给侧改革的第二年,也就是2017年,国企的利润大幅增长了45.1%,而民企的利润增长只有11.7%,由此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出现了巨大的鸿沟。

  民营企业不仅要承受成本上涨的压力,还要承担去产能的任务。在去产能的过程中,被处置掉的过剩产能很多都由民营企业来承担。原冶金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冶金商会原名誉主席赵喜子曾经在2016年表示,“全国去除4500万吨钢铁产能的任务,河北省占了三分之一,在河北去除的1600万吨钢铁产能中,97%是民营企业的产能”。大量民营企业在去产能的过程中被淘汰,使得国企的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对于当前很多陷入困境的民营企业,首先应该区分这些民营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然后针对不同的企业对症下药。有些民企的困境主要是因为自己前期过度扩张所致,对于这一类企业的救助应该相对谨慎,尽量遵循市场化的原则;有些民企的困境是由于不公平和不合理的市场环境所致,对于这一类企业应该尽量加大救助的力度。

  比如当前爆雷的房地产企业,大部分都是因为过去几年使用了过高的债务杠杆,随着现在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房地产销售回款越来越慢,在资本市场借新债还旧债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导致资金链出现危机。

  对于这一类房地产企业,救助的力度应该尽量谨慎,如果没有原则地实施救助,就有可能造成道德风险。因为这些房企在过去用最大的杠杆扩张,在房地产行业的上行周期里赚尽了最后一个铜板,现在如果由政府介入兜底风险,相当于鼓励企业在市场上榨干利润,最后将风险交给纳税人。对于当前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风险威廉希尔,救助的原则应该仅限于保护购房人的权益,尽量不要让购房人承担烂尾楼的损失。对于房企的债务风险,应该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来处置。

  如果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对民企的市场准入并没有设置任何障碍。早在2005年,我国就出台了“非公有制经济36条”,这是我国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份相当重要的政策文件,其中第一部分就是“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垄断行业,还是公用事业和金融业这些相对敏感的行业,对于民营资本都是公开开放的。

  2010年,我国又出台了一份《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业界称之为“新36条”,第一部分就是“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对于民间资本的准入领域做了进一步扩展和细化。要求“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不得单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同时还对政府投资范围做了明确界定——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对于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和其他公共服务领域,应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

  这两份“36条”文件,从政策层面彻底扫清了民企的市场准入问题,除了这两份重要文件,最近几年,政府也一直通过各种形式破除市场准入障碍,但是从现实来看,民企还是始终难以获得和国企平等的市场机会,原因就在于隐性障碍难以根除,尤其是一些政府主导的大型建设项目,虽然都是公开招标,但招标条件几乎都是为央企量身定做,民企很难跻身其中。

  在经济形势向好的时候,民企的这种市场准入障碍可能还不是很明显,因为经济向好的时候,市场机会比较充分,无论是民企还是国企,都有足够的市场空间。但是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后,民企的困难就会爆发出来,原因在于,经济下行周期里投资机会变少,很多机会都由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来拉动,这一类项目通常都是向国企倾斜,民企较难分得一杯羹。所以,一旦经济下行,民企就会爆发危机,这种现象并非偶然。

  这一轮对民企的扶持,“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再次被放在非常核心的位置,最后能否真正打破各种隐性障碍,激活民企的投资热情,最需要的是各级政府对民企的观念转变,从骨子里真正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落到实处。

  除了市场准入之外,民企的另外一大困难在于融资难和融资贵,这也是民企多年来一直难以摆脱的老大难问题。2018年,民营企业爆发大规模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之后,当时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提出了一个对民营企业贷款的“125”目标,也就是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应该说,最近这几年,银行的确开始向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信贷资源倾斜。2022年,我国新发放企业贷款超过一半投向了民营企业,和过去相比确有改善。

  这一轮对于民营经济的政策扶持,最终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让民企重新活跃起来,并且为中国经济再度贡献出惊人的力量,现在还有待时间验证。从技术层面来看,各部门先后发布各种扶持政策,如果能够落到实处,民营企业肯定能够从中获益。不过,民营企业除了需要这些技术层面的扶持之外,更需要的还是一个能够持续稳定的外部环境,让民营企业家能够心无旁骛地为企业发展做出长期规划。

  过去几年,每当民营企业遇到难题,总会出现一轮拯救民营经济的热潮,但每隔几年,民企又会迎来新一轮危机,然后再来一次拯救民营经济的运动,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健康的现象。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和运动式的救援相比,更需要的是能够长期平稳发展的制度和环境,唯有如此,企业家才能重拾信心,企业家精神也才能更好地爆发。

Copyright © 2012-2024 奇异果体育 版权所有
电 话:400-248-1586 手 机:13816827940 传 真:400-248-1586 邮箱:www.szbangsheng@icloud.com
地 址:广东省清远市异果工业园78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

免费咨询 投诉建议